2008年11月28日 星期五

真愛無國界,大愛化四方

趁著沒課的空檔,跟老婆一同去參觀台北市的龍山寺。不過由於我們兩人都對於歷史及古蹟有很深厚的興趣,我們很容易對著古老的東西發生感動,沒想到目的地應該是龍山寺,卻在廣州街上看到了一大塊"古蹟",是由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所展出的幾個主題,包含早期台灣醫療的發展、傳統與現代教育等展覽。這些古古的建築跟物品都激起了我的想像...就是大約在我的阿公還十幾二十歲的時候,台灣是甚麼樣子呢?原來就是這個樣子阿! 其中,最令我感動的事,是在參觀台灣醫療的發展的地方看到的。現在我們耳熟能詳的馬偕醫院、台南人都知道的新樓醫院,以及彰化基督教醫院。這三間醫院對於台灣的醫療歷史有著極為溫馨的影響,三個外國傳教士早在幾百年前就教導台灣人"甚麼才是愛台灣",我想前後任總統,以及現在所有想投資中國的企業家應該都要來參觀一下這個地方,可以體驗一下甚麼才是愛台灣,也順便體驗一下自己說出來的話有多麼厚顏無恥。 台灣的現代醫療(也可以稱之為西醫,因為古代的醫療多半是巫醫或是道聽塗說的草藥療法)最早可以追朔自1865年,剛好是清國的同治四年;以下我將介紹三位將上帝的愛轉化為人間最美的真愛給台灣的天使: 1. 英國蘇格蘭基督教長老教會的馬雅各醫師(Dr. James Maxwell)來台灣行醫傳教: 1865年馬雅各醫師初來台灣時,就以現今的台南市為起點,在永樂街行醫傳道(當時稱為"看西街醫館"),以慈悲的大愛對當地民眾提供免費的醫療服務以及傳教。不過當地的漢醫和居民是相當仇視外國人的,因此馬雅各行醫不久,就受到當地百姓的反對,造謠說馬醫生是取人心肝、挖人眼睛去做藥,因此全城搖動。結果竟然教堂被拆了、救人性命的醫館也被民眾拆毀。馬雅各醫師只好逃到高雄(當時高雄市英國的領區)建立了「旗後醫館」,經一番努力,越來越多民眾認同這位天使的大愛,因此上醫院接受現代醫療的民眾越來越多,上教會的民眾也是。兩年後(1867)年馬雅各得英國寄生蟲學家曼森的捐助,再回到臺南府城二老口街許厝,建立有規模的醫院--舊樓醫院,為今日新樓醫院的前身,舊址在北門國小的正門。1868年,台南人也慢慢能接受西醫,舊樓醫院不但是台灣當時最先進的醫院,也是台灣第一間醫院,更是台灣最古老的一間醫院。後來馬雅各醫師離開台灣後,1896年舊樓醫院第三任院長Dr. Anderson買地,建築新醫院於臺南市東門路,1900年正式營運,命名為「新樓醫院」。假設現今的新樓醫院以舊樓醫院起算,至今已有140年的歷史了。然而隨著戰爭的爆發,他的命運與台灣人一樣的多舛--戰後英國想要把他關閉,土地賣掉去蓋彰化基督教醫院。當時的台灣人沒有甚麼歷史意識(好像現在有的也不多,反正企業家講話比較大聲),許多有歷史價值的醫療器具都沒有保存下來;土地就要被變賣了,由台灣人成立的南部長老教會捨不得這分情,新樓醫院救了多少我們台灣的祖先,因此費盡全力也要把他保留下來。但是當時台南的醫師人數之多,各種原因讓醫師寧願自己開業也不願意待在大醫院,讓新樓醫院在1985年重新營運之際幾乎風雨飄搖,第一任鄭院長無論是白天晚上,門診、急診、行政大小事務都必須自己來,全醫院員工約二十多人。由於他們的勤樸,馬雅各醫師所遺留的愛--新樓醫院,才能繼續愛撒台灣。 不過新樓醫院的歷史陳列館已經撤除很久了,真是希望院方能夠有朝一日重新開啟,因為新樓醫院不只是一間醫院,他背後的歷史意義是需要讓台灣人謹記在心的;陳列館的存在,多少也才能喚起台南人對於自己鄉土的熱愛與感恩。的確,台灣人的歷史觀念以及感恩情懷需要加強。台南新樓醫院的網站也完全找不到對於新樓醫院的歷史、沿革,乃至於對馬雅各醫師的紀錄,完全喪失歷史情懷,我覺得實在很可惜,也很遺憾。關於馬雅各醫師的生平事蹟,沒有任何一個字句是可以參考自新樓醫院的網站。 2.加拿大長老教會馬偕博士(Dr. George Leslie Mackay)來台行醫傳教 馬偕博士從小的志願就是要到海外傳教。1872年馬偕博士由加拿大基督教長老教會遣派來台灣傳教,並於1887(清國同治十年)年在淡水創建台灣北部第一所西醫醫院--「偕醫館」,以醫療傳道之精神,展開身心醫治及傳福音的工作。馬偕博士很特別,他不是醫生,卻擁有相當豐富的醫學知識,傳教與看病的這種宗教醫療體系恰好非常受用於當時的台灣。他所創立的「偕醫館」是有歷史典故的。 1872年,在馬偕博士飄揚渡海來台灣的船上,恰好遇到一位美國婦人,他的名字也叫馬偕夫人。這位馬偕夫人與馬偕博士沒有任何關係,而是因為婦人的先生--馬偕船長在幾年前不幸去世,他得知馬偕博士要到異地開立醫院並傳教的大志;為了紀念他的丈夫,她捐出了三千美金作為醫院建設基金;於是馬偕博士便利用這筆基金以及其他士紳的捐助下,在淡水建立了「滬尾偕醫院」,簡稱偕醫院。因此馬偕醫院可以說是由好幾個馬偕所共同贊助的。從此時台灣恰好是南有馬雅各,北有馬偕的局面。 「一手聖經,一手鉗」即為當時的寫照。馬偕博士在台三十年間,為病患拔牙達二萬顆以上。拔牙行醫傳道這個有效策略,是發生在1873年,馬偕和他的學生準備離開新竹,清國派了12個士兵監視他們。其中有一個士兵患有相當嚴重的蛀牙,當時馬偕見狀,卻苦無醫療工具,於是就地取材,利用削尖的木頭來未士兵拔牙,據記載那位士兵留下了充滿感激的淚水,從此之後馬偕了解「拔牙傳教」也許是一件有效的好方法,之後他通常通會請民眾在空地上或寺廟的台階上唱聖歌,然後開始替人拔牙,拔玩後才開始講經傳道。據說曾經有一小時拔掉100顆牙的紀錄! 偕醫館設立二十年間診治黎民病症無數,其中尤以瘧疾為最。 馬偕博士除了在醫館為病患診治疾病,也常帶領門徒四處醫療傳道,他們的足跡遍行北台灣, 馬偕博士在台灣傳教不辭辛勞,於台灣居民、漳、泉、客家、平地、高山之間,宣講上帝救世福音,共設立教會達六十餘所,施洗信徒幾達四千人。1901年六月二日馬偕博士因喉癌病逝淡水寓所,偕醫館亦告停診。經過了二次大戰的洗禮,馬偕醫院的前身多次浴火重生,希望台灣人民在認為上醫院理所當然之時,也能夠心存感激,他們的精神跟努力不僅救了我們的祖先,也救了我們這一代,甚至後代子孫。 3. 英國蘇格蘭長老教會蘭大衛醫師(David Landsborough)來台行醫 蘭大衛醫師的年代跟前面兩位天使比較起來,可以算是晚輩;1895年醫學畢業後,就在當時的舊樓醫院學台語並傳教。由於當時的台灣北有馬偕,南有馬雅各,因此他毅然決然的選擇落地生根在中部,也是當時台灣最落後的土地。中部的物資相當缺乏且簡陋,經常是用簡陋的竹子作成的傳就是他的手術台。當時已有傳教士在台中大社創立的「大社醫館」遷到彰化並改名為「蘭醫院」。1906年(日據時期明治39年),蘭大衛醫師購買了一塊土地並建立「彰化基督教醫院」。當時台灣的人民因日本統治的關係,素質提高許多,對於西醫的接受度以及西方宗教的包容性較十年前高出許多,使得蘭醫師在台灣的行醫傳教過程沒有那麼多的風雨波折。 不過蘭大衛醫師不僅外科醫術高超,他的大愛也讓台灣人銘謝在心。1928年,有一個13歲的周金耀小朋友因為跌倒,延誤送醫的寶貴時間,結果送來醫院時已經造成大片感染,膝蓋到臀部的皮膚壞死,有立即的生命危險。蘭醫師想起從前的醫典有記載過植皮手術,雖然他沒有經驗,為了救人他願意試試看;他的夫人蘭女士,也同時為他的助理兼護士,自願效法耶穌捨擠的大愛,請蘭醫師切下她大腿的皮膚來救周金耀小朋友! 每每看到此處,激動與感恩都令我久久不能自己! 手術最後卻是沒有成功,植上去的皮幾天後又再次脫落。這次蘭醫師決定用小朋友自己的皮膚組織作重組,大範圍內用他自己的皮膚細片撒在組織上,手術終於成功,組織順利再生而康復。後來周金耀小朋友長大後也成為一名牧師,感念蘭大衛夫婦捨己相救,也把這份大愛傳播各地,成為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總議會長。 蘭夫人的切膚之愛,可說是菩薩的精神。在金剛經裡,世尊有說過一段話:「我於往昔歌利王節節支解時,若有我相、人相、眾生相、壽者相,應生瞋恨」。蘭女士曾經對他的孩子蘭大弼說過:「切皮膚時,我感到痛;生你的時候,我一樣感到痛。你們都是我的孩子,所以我為你們感到痛。」所以誰說人間沒有菩薩呢?誰說人間早已沒有佛陀了呢?能夠超越肉體跟心靈上的痛苦,捨己護生而無瞋恨悔恨,真的就是台灣的活菩薩! 蘭大衛醫師的兒子蘭大弼,後來也在彰化基督教醫院行醫,父子二代為台灣醫療傳道工作將近一世紀。這也就是為甚麼在彰化民間會流傳著一句話說:「南門有馬祖,西門有蘭醫師。」 牽著老婆的手,就這樣在廣州街口晃了這麼久。在此也感謝艋舺名醫許阿昌,他的土地跟房子娟出來蓋台灣鄉土的博物館,讓我今天有著滿滿的收穫、滿滿的感動。我真幸運我踏在這片充滿愛的土地上!雖然,有那麼多的不公不義,不過那些天使都不覺得我們是化外之地,都不惜犧牲自己來解救蒼生,我們是不是也應該努力的延續他們的愛...繼續散播下去呢? 來台行醫的天使不只這些,不過我所紀錄的就是當天所見的台灣醫療歷史的發展。台灣也有很多很棒的懸壺天使,這次的主題是外國人,待他日有更充分的資料,在列上來跟各位分享。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: 台灣醫療史料數位博物館 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 馬偕醫院 彰化基督教醫院

沒有留言: